+ 清廉学校
当前位置: 首页 > 清廉学校 > 党建新闻
党建新闻
用真把式激励党员同志 凭硬作风抓实党建项目 ——市交通学校汽车与培训部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斗鱼直播活动

用真把式激励党员同志 凭硬作风抓实党建项目 ——市交通学校汽车与培训部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斗鱼直播活动

市交校汽车与培训部党支部 

1月29日,市交通学校汽车与培训部党支部在支部党建工作室开展1月份支部主题党日第二次集中活动,并在斗鱼平台进行同步直播。支部全体党员(15名),申请入党积极分子(5名),邀请了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校党委基层党建工作该支部指导员简玉麟,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道德模范、省委委员、市妇联副主席、市聋校副校长、学校杨小玲志愿服务队导师杨小玲,学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老党员、原副校长王达生共23人参加本次活动。活动由支部书记向志伟同志主持。

严格遵循规范,积极创新实践,认真落实市教育局党委关于支部主题党日“规定动作+”要求,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集体诵读党章、参加集体学习、过好政治生日、分享党员“红色家访”体会、与杨小玲互动交流、聆听老党员老校长讲党课、校党委派驻(联系)支部党建工作指导员点评,党支部真正担负起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
与会全体党员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
       与会全体同志集体诵读《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七章“党的纪律”。
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文件。
1月过政治生日的党员周广春同志(学校汽车专业部主持工作副主任)向大家讲述入党初心并向支部郑重提交了手抄的入党誓词。
党员同志们纷纷向周广春同志赠言,提出批评意见。陈默同志说,广春同志开展工作有时胆子有点小,有时候还有点当“老好人”,作为部门主职干部这样不行,希望今后改进、提高!冯汉喜同志说,广春同志对政治理论学习抓得还不够紧,在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上需要加强。金善东同志说,工作中少点埋怨,大胆开展工作,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
 
全体与会人员向周广春同志赠送书面“良言诤语”,由周广春同志接收并留存。
周广春同志奉献一片赤诚爱心,自愿向“红色基金”捐助一天的基本收入。
党支部书记向志伟同志介绍2016年以来支部全体党员按照学校党委的部署参加党员“红色家访1+N”情况与效果。三年来,支部15名党员与65名贫困、留守、单亲、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优秀学生等“五类”学生结对,入户家访,宣讲教育法律法规、宣传学校办学理念特色、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听取家长和学生对学校工作的意见与建议等,足迹遍布省内各地,并及时形成了《武汉市交通学校“三进三服务”主题教育活动党员家访档案》。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并没有要求的情况下,还主动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家庭送去了温暖,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在家访后保持与学生的联系,帮助学生不断成长进步,做到一次结对、三年跟踪,受到学生和家长以及社会的一致好评。学校党员“红色家访”志愿服务项目2017年入选全市“学习十九大 踏上新征程”典型案例,2019年被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推选为“武汉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武汉电视台、长江日报、中国教育在线、武汉教育政务微博等多次深度报道。
 
青年党员李志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易建红、老党员金善东等三位同志分享“红色家访”心得体会。李志林说,把党、政府和学校的温暖送到困难学生家庭之中,这是我们家访的责任,同时要真正了解学生,帮助学生,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这是家访的要求,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每位学生在我校都有所收获,帮助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家访意义。易建红说,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的指导家长,同时多进行交流,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结成一个家庭学校的教育同盟。金善东说,我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时刻牢记使命,坚持把红色家访工作延续下去,育人育才,笃学笃行。
受邀与会的杨小玲同志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联系自身家访事例与大家进行了深入交流,对“红色家访”的进一步深入给予指导。她说,走进市交通学校教育党建工作室感到震撼,在这么庄重的地方与大家交流家访、育人的心得,分享工作之中的所思所悟自己也深受教育。作为教育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有大格局大情怀,在点滴与细微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教育现代化的推动者和局中人。
69岁的老党员、老校长王达生同志为大家讲党课,他用一个个事例回顾了学校艰苦奋斗、不懈登攀的发展历程,用一组组数据讲解了改革开放40年来党的教育事业发生的深刻变化,用一句句朴实无华而又接地气的语言从大交通的视角分析教育的责任和教育人的使命,勉励新一代交校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共创学校美好明天。
校党委基层党建工作该支部指导员简玉麟同志就支部党建工作和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他希望支部工作要不断创新学习组织方式,切实将理论学习落到实处,将教育实践落到深处,笃定初心、持之以恒、精准发力、靶向治疗,致力打造基层党建品牌、创办全国一流名校。(通讯员 向志伟 朱胜平 徐爱英)